你记错了吧?这个手镯的款式,很明显不是2007年的款式,倒是有点像2017年的样子。
首先我先鉴定一下:它是a货,全称可以命名为缅甸天然翡翠a货油青种漂蓝正圈平安镯。这是比较权威的叫法了,专业的翡翠商家也有可能会叫“半油青”或者直接归纳为“白底青”。
我目测它的尺寸为56*14.5*8,也就是说它的圈口(内直径)为56毫米,条宽度14.5毫米,条厚度8毫米。根据这个尺寸,结合天然翡翠的密度3.34(老种),它的重量大概在64克左右,这个克数误差不会超过5克。这些数据晦涩难懂,但是是我多年的经验之谈。
这支手镯属于老种,上面的这坨青蓝颜色也可以叫“老蓝水”也可以叫“老油青”。底子也够透够亮。这个增分很多。
减分的地方在于它属于偏色,不是正色中的红黄蓝绿紫。另外底子也只能勉勉强强算糯化冰。这个直接注定了它不是收藏级别的翡翠手镯,只能算是珠宝级别。
那么,综合一下我的经验与翡翠手镯批发市场行情,它若是完美无裂,价格可以评估在2600左右。若是有纹裂那就只能算残次品,价值不到300。
有一点大家可能没注意,这支手镯不是白底,而是有点紫罗兰的底子。所以它在紫光线的灯光下特别紫,特别诱人。
多说一句,若是2007年买的,这支手镯的价格可能会高一点。毕竟当然全民发财,热钱涌入市场炒翡翠原石。导致那几年无然翡翠手镯的价格非常高。
方才看了一下网友自述,的确是在2007年买的,并且一起还买了个金手镯。那么,你不是在翡翠批发市场买,在金银珠宝店里被宰了一大刀。当年这支手镯的成本是800左右。这几年你又长期佩戴所以变莹润了更值钱了。事实上它也涨价升值了点,目前可以评估在2600完全是因为它的底子变透变润了。
翡翠A货、B货、C货如何鉴别?
翡翠素有“玉石之王”的美誉,它的色泽、质水和形体的美感,即能体现女性的魅力,又能显示男性的阳刚,因此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且高档翡翠的产出十分稀少,这使得40年前在香港用100港币买到的一件上佳的翡翠戒面,现在的价值已升到10万港币,其保值增值可达百倍千倍。
在众多的宝石中,没有一种能象水色俱佳的上等翡翠一样投资千元,可以迅速增值万元。然而天然产出的翡翠,优质品可谓“凤毛麟角”,正因如此人们对质量不佳的翡翠进行人工处理,使得其更加美丽,根据手段的不同出现了翡翠A、B、C货的叫法。
A货:指未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货品,成分、结构、颜色、透明度均保持自然状态的属性,仅通过机械加工改变了形状的翡翠。
鉴定证书上会注明“翡翠”。
B货:指本来是低档翡翠,经强酸处理漂洗,去除杂质杂色,保留了绿色、紫色,再用环氧树脂固结,颜色、玉质是天然的(真的),但结构已被破坏的翡翠,较长时间后,其色、质均会变差。鉴定证书上会注明“翡翠(处理)”,备注处会注明所用方法。
C货:指经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药品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玉质是真的,颜色是人工加入的。鉴定证书上会注明“翡翠(处理)” ,备注处会注明所用方法。
对于翡翠A、B、C货的,顾客可通过下面介绍的方法简易区分:
B货翡翠:
(1)光泽弱于天然翡翠,顾客在光源下观察其表面,感觉好似蜡烛或猪肉的表面。
(2)表面一般具有不规则状的裂纹发育,顾客借助放大镜从倾斜方向可观察到。
(3)颜色与质地反差明显,顾客观察其颜色会有零乱飘浮感。
(4)结构通常产生很大改变,顾客借助放大镜观察内部颗粒,会有松散支离感。
(5)敲击时声音发闷而浑浊(此法多用于手镯),顾客可用线将手镯悬空,用玉石或金属物进行敲击。
C货翡翠颜色往往集中分布在裂隙,顾客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内,***易观察到颜色呈丝状分布。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伪手段不断提高,很难通过简单观察进行辨别。因此笔者奉劝大家到正规厂家进行购买,并索要权威部门的鉴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