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翡翠“内行看种水,外行看色彩”,显然种水的好坏是区分翡翠等级的基础,种水种水,种在水前,那更说明种对于判定翡翠好坏起决定因素。一个老糯种和新冰种哪个种更好,显而易见,种老的翡翠的内部结构致密,组成颗粒细小,翡翠会起胶起莹。但种嫩水头好,只是说明翡翠水头通透,但翡翠不一定起胶起莹,还有越透的翡翠不一定就越好。
种认知必须一致很多人对冰和糯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你认知当中的冰和我认知当中的冰是有差距的!
比较公认的是“一厘米厚度清晰可见手指”(注:不是背光,不是影子)
厚度认知要一致市场上很多薄片、甚至是镯子薄条,厚度都达不到1厘米。其实现在市场一厘米有点奢望了。
翡翠越薄种越好,你能薄到一颗晶体,那就是玻璃种!厚到一米玻璃种看上去也是个糯种!
3毫米透明度达到80%和10毫米透明度达到80%,完全不在一个概念上!种水越高,哪怕厚一毫米(或者没经过精心调水设计)价值也是两个概念!
以上两个认知相同的话,才能回答你的问题“新”和“老”在题主的问题里就是指种老和种嫩!
学术上来讲:种老的糯种和种嫩的冰种,没有谁胜谁之说。因为判断价值的条件不光是种的问题。包括:种水色杂质裂底工8个方面!
“老糯胜新冰”是***典型的一句广告词!
纠结这句话没有意义!它只在某个细小的方面有道理!
种嫩的冰确实存在,但是***少!!!能够达到冰种,不说一定老,但是也不能说它嫩!而且题主说到,棉感都不强烈。那我可以肯定的说:你的东西不存在新一说了。
你说不起光?得看起什么光?玻璃光泽肯定有!要说荧光,那得看条件!反正糯种肯定起不了荧光。
透明度和光泽是两个不同的参数,透明不一定会起光,不透明也不一定起不了光!
举例:墨翠,不透吧?起刚性光泽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