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货B货怎么辨别
1、翡翠A货是未经过化学、物理加工处理的天然翡翠,翡翠B货是用强酸浸泡过的、后期经过人工处理过的翡翠。
二者从价格上来说,翡翠A货要高于翡翠B货,稍微好一点的翡翠A货就要上万元,如果是帝王绿的话可能百万往上,其收藏价值也十分的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原料稀少以及品质精良。
2、A货与B货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翡翠B货在灯光的照射下会有荧光出现,而天然的翡翠A货则基本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翡翠A货表面上有和桔皮一样凹凸不平,而翡翠B货的表面呈网状裂纹,这是由于翡翠B货中有大量的溶蚀坑,卖家在处理过程中注入树脂胶,硬度较低所造成的。
溶蚀坑也会是翡翠B货的典型特征之一,如果仔细看不难看出中间透明状的树脂胶。
而翡翠A货内部结构紧密细致,没有被腐蚀或者破坏,质地温润细腻,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这也是它受到翡翠收藏家偏爱的重要原因。
3、由于其关键步骤是酸洗过程,所以我国南方也称之为「洗澡」或「冲凉」翡翠。
经过这样处理的翡翠就已经不算是天然的「A货」翡翠了,价值上会大打折扣,但也有很多商家想借此方式赚一笔不义之财,也屡屡有人掉入陷阱。
4、「A货」养人:
通常人们都知道,「A货」(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经过多年的佩带,与人的肌肤不断接触摩擦,玉质会更加润泽,而人体也会得到保健作用,佩带者的心情也很愉悦——这便是常言所说的「人养玉,玉养人」的道理。
5、中国的玉石文化已有数千年之久,民间自古也有玉能「通灵」的说法。
根据现代生物、物理、化学分析:
翡翠中含有的金、银、硅、锌、铁等十多种微量元素,翡翠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帮助这些微量元素进入人体,起到调节能量代谢,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具有抗癌、防畸、防衰老等作用。
它具有抗辐射、吸收多种射线的作用,对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现代人来说,翡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作为装饰品的存在。
6、长期戴翡翠的人都应该有感觉,带在身上的翡翠时间越久越通透、越细腻。
那是因为我们人体为翡翠提供了一定的温度、水气和油脂,翡翠的晶体间隙得到体液的润泽补充,慢慢地就会使玉越来越通透迷人。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找一块有缘的翡翠,便是一生的福气。
7、「B货」坑人:
和「A货」不同,「B货」翡翠经不起时间考验、会发生玉质变差的现象。
这是因为「B货」翡翠在处理过程中受到了酸的腐蚀,虽然去掉了翡翠中的脏,增加了透明度,但翡翠的结构会出现微细裂隙和空洞。
所以还要在高温、高压下将胶压入其裂隙和空洞中,这样才能制造出「宛如高档的天然翡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填入翡翠的胶会慢慢老化、脱落,翡翠于是变得痕迹斑斑,失去光彩。
8、「B货」翡翠一般是用来模仿「A货」高档翡翠的,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B货」翡翠经过处理,其天然结构遭到破坏,变得疏散,降低了翡翠的质量,其价格应比同等质量的「A货」翡翠要便宜很多。
所以选购翡翠时一定要分辨清楚「A货」和「B货」。
9、「B货」翡翠通常有如下特点:
有时候翡翠B货经过细致的处理,很难直接的辨别出来,因而建议掌握一些基本的翡翠A货的鉴定,让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购买到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翡翠A货。
在购买翡翠A货的时候,你可以先将其放在手上掂量一下,看看是否有厚实感。
一般情况下,翡翠A货与其他档次的翡翠玉石想比较而言要稍微重一些,拿在手里有厚实感。
然后看翡翠的密度、结构,一般翡翠A货的内部结构紧密细致,密度和硬度都较高,不像B货的内部结构那么松散而易被注入树脂胶。
在灯光下可以清晰的看出翡翠A货的内部结构,而B货则较模糊,通常会看到内部透明状的树脂胶,显得十分的漂浮。
你也可以将翡翠放在水杯中,用灯照射看是否有荧光,偏暗未出现荧光的话就是翡翠A货。
如何识别翡翠的a货和b货
1、看光泽:
A货呈强玻璃光泽,用肉眼鉴别翡翠A、B货时,首先看自然光线的光泽。
一般A货的光泽是强玻璃光泽,而B货的光多呈蜡状,光度和光滑感都较差。
B货、C货的翡翠边缘往往呈现微弱的蓝紫色的光,这是填充的有机胶质的反射光的颜色。
2、看表面:
A货表面擦痕或抛光纹相对有序,看表面一般需要借助放大镜,10倍即可。
翡翠A货表面一般较光滑,尤其是种老的翡翠;
B货表面往往有连续的腐蚀坑。
B货表面的腐蚀结构是无序的,因为翡翠成分中的各种矿物在酸里的溶解程度不一样,往往在表面形成蛛网状的酸蚀纹;
而A货表面的擦痕、抛光纹相对来说是有序的,因为摩擦受力一般都是沿着一个方向。
3、看颜色:
B货、C货看不到色根,对于有颜色的翡翠来说,B货、C货给人的感觉是色不自然,颜色边缘往往发散,颜色呈飘浮状,看不到色根或者是色根不明显。
而A货的色不同,有“颜色结实”的说法。
4、看重量:
A货密度高,感觉压手,A货翡翠是天然翡翠,密度很高,拿在手里会感觉比较压手;
B、C货已经经过人工腐蚀、充胶处理,内部结构已经被破坏,自然密度会有所下降,拿在手里较轻。
5、听声音:
A货声音清脆悦耳,有金属感,将饰品用头发等细线悬空吊挂,用玛瑙或者A货翡翠轻轻碰撞,会发出很悠扬、清远带回音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有金属感;
B货的声音发闷的,不清脆,没有悦耳的声音。
如何鉴别翡翠的b货,c货及b+c货
目前市场上经营的翡翠,按真假来划分。
主要分为A、B、C、D货:
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雕刻打磨。
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没有经过高热、高压等人工伪作。
是天然色泽,未经染色或电色,人称“正色”或“真色”。
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
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
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它石质。
其特征为密度应在3.32-3.34g/
cm3之间,折射率应为1.66,显玻璃光泽,放大观察呈纤维交织结构,紫外灯下不起荧光。
鉴定证书标明:
“翡翠”或“天然翡翠”。
B货将有黑斑俗称“脏”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破坏玉石的分子结构,去掉“脏”、“绵”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因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增加透明度作用。
轻微撞击,声音发闷,没有A货的清脆声。
B货初看颜色不错,但仔细观察,颜色发呆发邪,灯下观察,色泽透明度减弱。
由于强酸对翡翠原有品质的破坏,B货在两三年内会逐渐失去光泽,出现裂纹,长期佩戴对人体有害。
鉴定证书标明:
“翡翠(处理)”。
C货完全人工注色。
颜色不正,发邪,仔细观察,颜色不是自然地存在于硬玉的内部,而是充填在矿物的裂隙中,呈现网状分布,没有色根。
用查尔斯滤镜观察,绿色变红或无色。
用强力褪字灵擦拭,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
因注入染色剂,长期佩戴不利于健康。
鉴定证书标明:
“翡翠(处理)”。
B+C货用强酸浸泡、腐蚀后,在注入充填物的同时,还加入颜色,即同时做了B货处理与C货处理。
鉴定证书标明:
“翡翠(处理)”。
D货用其他品种冒充翡翠,分为玉石类和玻璃、塑料类。
玉石类。
即其它玉质冒充翡翠。
主要有泰国翠玉和马来西亚翠玉、南阳独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绿玉及东陵石等。
这些玉石与翡翠的区别:
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光泽较弱。
玻璃、塑料类。
这些替代品大部分颜色发呆难看,光泽很弱。
相对密度很轻,硬度低(用钉子可以刻动),无凉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只有A货翡翠才是天然翡翠,具有佩带意义与收藏价值,B、C、D货都可以称为假货。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