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观察翡翠原石风化皮壳上的沙粒(转沙),亲手感受它的质感,如果砂粒直立、分布均匀、坚硬粗糙,则为老翡翠,反之,如果砂粒不够凸出来,分布不均,质地柔软易脱落,则此为嫩翡翠,当然,这种方法和所涉玉石的特性,并不适合以下几种生翡翠壳:水磨砂壳、去砂壳、石灰壳、水石壳、蜡壳等并且需要单独分析
2、在生翡翠壳上洒少量的水,如果水很快渗入壳内(湿壳干得快),这就是嫩玉,反之,如果水渗透慢(湿的皮肤干得慢),那么这是一块老翡翠,其原理主要是由于老嫩玉的结构密度不同,老翡翠的结构非常致密,单个晶体之间的间距很小,水不易渗入翡翠内部大部分水分子只能停留在玉石表面慢慢蒸发消失,因此玉石表面在浇水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干透,另一方面,嫩翡翠的结构比较松散,个别晶体之间的空隙较宽,水很容易渗入翡翠内部,而留在翡翠表面的水分子越来越少,所以观察到湿玉表面干得很快
3、观察翡翠切割处,粗翡翠风化壳附近的雾层,如果雾层比较薄(约一指宽或更窄),则为老翡翠原石,如果雾层较厚(宽度为两指宽及以上),则此为嫩翡翠原石,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判断具有次生雾层的老嫩翡翠种质,一些领域尤其出产无雾老玉,如磨西沙、乌姆巴莱、帕干吉黑雾沙、慧卡场等,这些特殊领域出产的玉种质资源的判断还需要其他依据
4、其原因仍与翡翠地质构造的形成有关,老翡翠原料的晶体结构非常致密,晶体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而形成常见白雾的二氧化硅分子和形成黑雾的绿泥石矿物非常致密,褐铁矿氢氧化铁胶体分子等构成红黄色雾状物质的颗粒比较大,因此这些外来矿物很难穿透地壳,以晶隙侵入矿石内部,所以它们只能在风化的地壳周围勉强形成薄雾层,对于嫩翡翠原料,晶体结构比较松散,晶隙较宽,为上述次生矿物的侵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会形成浓雾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