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翡翠在灯光下能看到裂纹,但是用手指摸却是光滑的,可以判断出这是内部的石纹,是矿物在生成时自然形成的解理层次。如果裂纹明显,则是矿物受地质作用或在开采、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因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裂隙。
如果翡翠是在购买时就有裂纹的,那就很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翡翠原石需要经过开采、运输、加工和生产等过程才成为我们看到的翡翠成品,在这个过程中,玉石会因震动和碰撞产生裂纹,这些裂纹是翡翠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属于一种瑕疵。
翡翠的裂纹和石纹非常相似,它们同是翡翠瑕疵,但石纹是翡翠晶体之间结构不够紧密而产生间距,形成的空隙,石纹通常是白色或者乳白色,呈线状或刀口状,因此光凭肉眼观察很可能将翡翠石纹误以为是裂纹了。
翡翠表面的微波纹就是通过肉眼在放大镜下观察,翡翠或在抛光表面一般都可见到的微波状起伏。翡翠表面产生微波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硬玉的不同晶面具有不同的硬度。矿物的硬度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也与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及同一晶面的不同方向有关,这就是硬度的各向异性。通常等轴晶系矿物的硬度在晶面的不同方向上十分接近,而非等轴晶系矿物的硬度之各向异性则常有表现,翡翠中的硬玉晶体就属于单斜晶体,故存在硬度异向性。
抛光时硬玉矿物沿解理方向容易剥落。当抛光面平行于部分硬玉矿物的解理面时就会造成这些硬玉的一些细微薄片剥落下来,形成微小的凹纹。
与翡翠表面抛光的精细程度有关。一般抛光粗糙则微波纹不明显,抛光良好则微波纹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