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莫西沙、木那、会卡、大马坎、后江等场口出产翡翠原石。缅甸是世界上翡翠原石的重要产地,在这里有着不少的场口都出产翡翠原石。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几乎每个不同的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都会有着其各自的特征,莫西沙场口的翡翠原石几乎全是脱沙的,常常出玻璃种翡翠;木那场口翡翠原石常会出高端翡翠,而且有着很著名的雪花棉翡翠;会卡***主要的特点就是色料很多;黄夹绿是大马坎场口素有的特点。
莫西沙
莫西沙场口的料子以种水而著称,几乎都有脱砂现象,如脱砂位呈灰白色,肉则近米汤种,而且棉大。擦口呈深灰色,肉则近冰种。擦口呈乌黑色,则为玻璃种,做出来的成品光会很活(即是起莹光),而且棉也不会明显了(即棉化了),只要肉质中有一丝的绿色,成品就会映射着整个满绿(即是放堂)。莫西沙很少带色,就算有也是很淡,这是莫西沙的不足之处,还要注意其裂纹。
木那
木那场口的翡翠原石不管是哪一种皮壳都会出现一些好玉石,特别是水翻沙、石灰皮壳往往会出玻璃种带色的高端玉料。其曾出现过阳绿满色玻璃种,经常会有帝王绿,阳绿,黄杨绿产出,而且裂纹相对较少,不过棉却较为明显。“海天一色,点点雪花,混沌初开,木那至尊”说的就是木那。同时由于其雾层较厚,打灯表现不明显,但往往切开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所以老木那场口的料子在近些年一直特别受欢迎。但要注意其棉会较重,很有可能不是雪花棉而成了雪灾。
会卡
会卡场口的色料特别出名,有色必进,***近市场上会卡的料子特别受到欢迎,很大的因素因为会卡场口的紫罗兰与色的表现。但会卡场口内部的细裂、绺让人很头痛,要么就裂成狗,要么就几乎见不到裂。会卡原石有三个明显特征:皮壳薄。打灯即可见水见色,对新手诱惑力很大,但这种蜡壳料子多为新场会卡,在云南边境市场很多,经常会切出共生体(即水沫子与翡翠共生)。裂多。多数普通料子的肉中细裂比较多,这也是赌会卡的一个***关键的因素。皮色杂。以灰绿、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水常较好。总之,会卡老场口的石头,由于可能出特有的高绿色,受到赌石人和藏家的青睐,尤其是具有赌性和特色的蜡皮,颇具吸引力。可谓“点绿难觅,有绿成片”。
大马坎
大马坎场口的翡翠原石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呈红、黄、黑、白多种,大马坎其中呈红、黑雾的玉石地子灰,黄、白雾的石头质地好。一般是“十雾九有水”,凡是皮壳与黄色(玉)相杂难分的,其玉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大马坎赌石颜色有褐色,红黄色,灰色,少见腊壳。达马坎有的透明度高,有的则显底灰底木,质量变化***大。大马坎赌石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皮肉难分。
后江
后江场口后江场区位于砍底县城东大约40多公里处,大大小小分布着十几个场口,由于这些场口基本都分布在砍底江支流,所以那地方出的料子大家习惯称之为后江石。后江场区于1963年开始开采,现在大部分场区基本采不出料了。后江场口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大部分是色料,种好,底好,水好,小件的多,一般几两到几公斤,不出大料,不出玻璃地,大部分象鸡蛋大小,一般颜色都比较淡,但也有色老种老的。后江石一般出不了手镯,但可出戒面。后江石还有个特点,就是色淡不怕,只要种够老,抛光以后色就会变深,行内称这种现象为翻色,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