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亚洲宝石协会(GIG)2007年的翡翠研究报告,翡翠学术参数如下:硅酸盐铝钠—NaAI〔Si2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硬度:6。5—
5。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6。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品皆为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对密度:3。40,点测法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其他值均不是翡翠
10。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莫弯基翡翠原石的几种皮壳
翡翠原石赌石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只有充分了解翡翠原石的基本特征,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险些之外还要勤于学习赌石的技巧,这样才不至于经常赌输。雅觅翡翠原石贸易有限公司邓家雄今日给大家讲解一下翡翠原石皮壳的三个知识点:
1、翡翠原石皮壳的形成:翡翠皮壳的形成是由岩浆变质分解后留下的残余,它是经过多年的风化渐渐形成的,它的皮壳成分主要是大量的矿物质元素铁和钠,也含有少量的硅、石英
等一类的物质。皮壳是翡翠原石的外在表现,同时它也是人们分辨产地的主要标志和判断内部玉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2、翡翠原石皮壳的颜色:翡翠皮壳一般都是附有颜色的,常见的翡翠皮壳颜色有紫色、黑色、暗绿色等,皮壳的颜色和原石内部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翡翠内部质量的依据,例如红色、褐色、棕色,因为这些颜色与翡翠内部品质没有必然关联
3、翡翠原石皮壳的沙粒:翡翠皮壳上的沙粒大小、粗细均匀并不相同,皮壳的厚薄也不仅相同,翡翠皮壳的外在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出翡翠内部的质地。即使是未经切擦开窗观察,有经验的 人也能够对其内部是否含有绿色或者品质情况做出猜测和判断。
翡翠毛料的皮壳与皮下内部玉质特征:
1、黄梨皮:其皮壳为黄梨色,微通明,翠色阳;
2、老象皮:质地好,多为玻璃地;
3、得乃卡皮:种水色较好,轻易赌涨;
4、黑腊皮:普通种好,会出瓜绿和水绿色;
5、洋芋皮:玉质细腻;
6、橙黄皮:种老质地细,会出绿色,或飘绿三彩;
7、白盐沙皮:种老水好,会出秧苗绿;
8、黄盐沙皮:种老,会出秧苗绿或黄阳绿色,能够有绿紫翡三彩,或飘绿三彩;
9、黑乌沙皮:黑得"乌亮"一些则水好色浓,会出帝王绿色。上述九类皮壳的翡翠毛料,其赌性较大,但赌涨的可能也是有的
10、粗沙皮壳:普通内部玉质颗粒较粗,夹白绵多,夹黑绵也多,但偶然有豆青绿
11、灰黑乌沙皮和干乌沙皮:普通种不够老,水缺乏,偶然有瓜绿。
12、沙皮:不平均的白沙皮,虽然种老有水,但常有团块白绵。干一点的黄沙皮,种不够老,水短,经常会有紫罗兰色,能够会有豆青绿,即"春带彩"。偶然会晤有翡绿紫三彩或飘绿色的三彩
13、腊皮:灰腊皮,质地细腻种老,会出油青种;干腊皮,种不够老会出油青豆种。偶然会有水绿或瓜绿
14、褐色皮:皮壳颜色转变从褐色到褐黑色,种不老水短,普通不会有翠
15、黄皮:颜色转变从浅黄色到深黄或褐黄色,从种老到不够老,普通水头缺乏,有翠的能够性不大。上述几类皮壳的中等级低翡翠毛料,虽然可赌性不大,但赌性依然较大,赌涨的概率相对低一些
翡翠原石中雾的名字特征有哪些?
"雾"是翡翠的皮(已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内之间的一种半气化氧微风化的硬玉层。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份,是从风化过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这些次生矿物主要是纳长石和霞石。
雾与肉通常者有较为明显的界线,但是二者在矿物成分和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不是很大。"雾"的厚度变化很大,有厚有薄,较为常见的在1厘米左右,也有厚者可达数厘米,玉质不佳的,雾常常较厚一些
其次就是雾的特征与分类:由于雾分布在皮壳与玉肉之间,因此在一件完整的蒙头翡翠元时尚是看不到雾的,只有在切口上或擦口上才能观察到雾
雾的分类主要根据其颜色不同而划分为白雾、红雾、黄雾、黑雾四种类型。也可以将红雾和黄色合并统称为红黄雾或红雾,因为它们的矿物成分都一样,只是在色调上有浓淡、深浅的差异。红黄雾的颜色可以从黄色至红色一直到暗棕色等一系列的暖色调
在实践中更多采用形象化比喻来给雾命名,也就是用某种与雾颜色相似的对应物来命名。譬如将某种像牛血一样的红雾命名为牛血雾,如此这般,便产生了许多雾的名称,诸如蜂蜜雾、水酒黄雾、土红雾、血红雾、朱砂雾等。本文列举出来的图片,其雾名已经非常直观,可以顾名思义去理解,因而无须再作解释。
另有一种叫做“糊”的雾,非常值得关注。它是紧靠皮壳的一种非常稀薄的云雾状的东西,似有如有的,看起来非常模糊,故而称之为“糊”。由于“糊”多为白色,因此,通常也将它称为“白糊”。当然,如果“糊”呈现出浅灰黑色,那也可称为“黑糊”“白糊”多出现在白皮壳(如石灰皮壳)的玉石中。
对糊进行仔细观察很重要,因为翡翠有“糊”出现,则意味着翡翠的底账可能是玻璃种一类的老种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块翡翠原石都能产生这层雾的,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坑的翡翠原石产生“雾”的概率比较多。
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不同的雾名字及特征。
1、白雾:一般人喜欢白雾。把外皮磨去后露出来的白色,如同白蒜皮盖在颜色上,称之白雾。这种雾里的石头颜色显淡,但一旦把雾去掉,色就会浓了。白雾一般在白盐沙和白蟒下面
2、黄雾:如果该块料有霉松花,一旦把松花去掉,看着雾很黄,但擦掉雾,色会泛蓝,黄味不足。如果是大件货,要慎重考虑。也有的松花一擦看不见色,是雾把色隔开,结果就不敢赌了。其实再擦下去就露出色来了
3、黑雾:如果雾厚,则底子灰;黑雾也有高绿,也有低色,也属于常见的一种雾,但比黄雾少。大马坎比较多。大部分人不喜欢赌黑雾。黑雾爱跑灰
4、红雾:一般来讲底灰的多,大部分人不喜欢赌红雾。同时红雾爱跑皮,冒到皮上来。雾***怕的就是跑到皮上,凡是雾跑皮的石头十个有九个灰,是讲底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