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三角料浸水捞出,放进抛光桶内,打开电源,抛光件放入桶内,320目精钢砂适量添加冷光粉适量添加,这个要自己掌握,抛光48小时,(抛光过程中少量加水以不过分干燥为准,然后取出洗净沫子和杂质)
第二遍,玛瑙2000目,玉石3000目精钢砂,其他同上24小时。
第三遍,上亮,三角料过水捞出放入抛光桶内,3000目冷光粉效果一般,白刚玉效果更好,选适量添加,抛光过程中不放水,放入亮光剂适量,以不干燥为准12~48小时,观察抛光效果,以达到效果为准,但是不能超过48小时。
如果超过会出现以下现象,抛光件抹线细微线条被抛没,抛光件因为抛光时间过长过热出现裂纹,***危险是抛光件炸裂报废,注意以上这些,根据每次抛光调整抛光料用量寻找经验
三角辅料,三脚料可以用很久不用换,但是那个三角料容易碎,碎的太多了就得换了,不然可以一直用。
鉴定玉石原石品质:
1、
玉以绿色为更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
透明度的高低,对于玉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透明的玉给人有清凉的感觉,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样娇绿,却给人色调过于呆板的感觉,缺乏生动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称为“玻璃种”,半透明的玉称为“冰种”或“观音种”,不透明的玉则称为“芙蓉种”或“芋头种”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颜色的均匀与否与价值成正比。整块都是绿色的玉与只有部分绿的玉,价格就差了好几位数字;颜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显眼处的一点绿自然比分布在边缘的绿更好。
4、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玉的计价不像其他宝石一样以重量计价,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与厚薄来估价,越大越厚的越值钱,相反小而薄的玉价格会较差
5、照
把玉拿起来朝着亮光处观察,可以将玉的色泽、瑕疵一览无余,有时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玉,照起来才发现到有瑕疵
此外,经由照的动作,亦可以看出颜色分布的情况,而且经由光线照射能分辨出是否为天然颜色,同时合成玉(假玉)亦无法逃过“照”的关卡,只是这门“照的”功夫,还是得要有经验的人才够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来。
翡翠震桶怎么抛冷光
步: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轮磨表面.
第三步: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将钻石粉涂在翡翠的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第五步: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的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签了.
第六步: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翡翠这就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的工作要做.
第七步:
第八步: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的种保护,可用开水洗掉.
接下来就是吹干.一件精美的翡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翡翠大师抛光抛完为什么进度不变?
多人都觉得翡翠经过打磨、抛光后的就是翡翠成品了,其实经过抛光后是还没有完成的;打磨和抛光之后,为了使翡翠变得更加美观,翡翠还需要经历过酸梅、过灰水、炖蜡、喷蜡、清除蜡这些工序,一件精美的翡翠成品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过酸梅:打磨抛光后的翡翠,表面会存在很多瑕疵,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酸洗的方式将将翡翠表面的残留污垢清除干净,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过酸梅”
过灰水:翡翠经过“过酸梅”之后,还要将其表面清洗掉的污渍漂洗干净,漂洗翡翠之后的水呈现灰色,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过灰水”
炖蜡:炖蜡是翡翠加工过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这道工序是为了让翡翠看起来更光滑更滋润。一般小的翡翠饰品就炖蜡,就是把翡翠放进融化的白色川蜡里面炖数小时。
喷蜡:大的翡翠摆件的话,是稍微加热翡翠,把白色川蜡粉喷上去,再用布进行擦拭。翡翠表面的蜡不仅让翡翠更漂亮,还可以防止污垢渗入翡翠
清除蜡:炖蜡喷蜡之后的翡翠,表面的蜡不会完全的光滑平整,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多余的蜡清除干净,确保翡翠的美观,这时才是真正的翡翠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