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绿色的分布都是随机的,均匀分布的特别少,其中有一种随机分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些形状不一样团状的绿色被白色的部分所包围。或者是翡翠的紫色被白色所包围,形成了一些大小形状都不一样的团状,无规律可寻。这种我们就称之为角砾状构造。那这种角砾状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呢?角砾状构造是早期形成的翡翠再经过地质作用,被其中的地质应力压压破压碎后,之后形成的翡翠填充在破碎而导致的空隙当中,早期的角砾也会被溶蚀和交代。由此可以看出,角砾状构造是说明翡翠形成的多阶段性特征的重要依据。 弱片理化构造是翡翠当中较为少见的一种构造,有些翡翠的原石风化表面上可以出现平行薄层状的现象,就好像有解理一般,层和层之间很简单裂开,而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也成压扁状平行层理的方向所排列。但是风化层下面的新鲜的部分,并没有这种层与层分离的现象,也就是说结构比较紧密,不简单断裂,我能称这种构造为弱片理化构造。看到这种构造的原石,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它经历过哪些变质作用。这种理化构造,说明原石中的一部分是经过了很大的地质应力的相互挤压的作用。经过分析,这种情况与缅甸翡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是相吻合的。 其实,翡翠的原石的形成只是地质学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能得到这些结论是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以及对不同作用的推理和总结。这个过程特别的漫长,由于需要我们掌握有关地质学的知识,又需要了解翡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再把翡翠的原石与这种地质作用结合起来,可以说既耗时又耗及。但是这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我们为之赞叹,也为之自豪。
天然翡翠角砾状构造和弱片理化构造
